model column

模型專欄

四門轎車的榮光:今昔歐日轎車之演進記事
2023/11/24

四門轎車的榮光:今昔歐日轎車之演進記事

筆者 何澤霖

 

 

序:隨着經濟更迭,人類對於車輛使用需求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SUV的崛起見證了四門轎車的沒落,在豪華車市場亦然。Bentley Bentayga , Rolls-Royce Cullinan 甚至連 Toyota Century 也試圖以豪華 SUV 切入市場且相當成功。儘管如此,車廠們依然嘗試把最高先進的科技以及最奢華的設備放進自家旗艦四門車款,因為他們知道有這麼一群「老闆」,依然擁戴着四門車款的尊爵感,並且滿足客人們對「科技」和「舒適」的想像…

 

而在1/64的世界中,大型豪華房車曾經是個相對冷門的主題,早期曾由 Kyosho 推出一系列Bentley 轎車模型,另外也曾推出 Toyota Century 等日系代表作,但較為人所熟識的德系雙B或歐系豪華房車,在小比例模型車的世界中一直等到 MINI GT 率先發難,才有如今多樣化的選擇。


低調奢華的指標—Toyota Century 

 

 

Toyota Century 在日本是貴族與政要的象徵,外型極為保守的 Century 長年維持一貫樣貌,但自2018年開始推出大改款第三代車型。如何維持日式尊榮感與延續光榮傳統,成為新世代Century 最重要的課題。Century 的金鳳凰徽章代表著貴族皇室的血統,第三世代 Century 在時代更替下裏裏外外皆以全新的形象示人,糅合東方美學及氣勢洶洶的外觀設計,可謂「東方勞斯萊斯」也不為過。

 

第三代Century傳承歷代的東瀛設計語言,Hobby Japan以1:64詮釋了Century一直給人尊爵不凡的感覺;比方說Century的漆水糅合了最頂級的匠人精神與日本人引以為傲的傳統文化。神威(黑色),精華(亮銀)和 飛鳥(深紅)都是以日本傳統文化所命名,極具意義。

 

照片的Century的顏色靈感來自於北海道知名湖泊-摩周湖,顏色乍看之下跟黑色相差不遠,仔細端詳會發現,在光線反射的下會呈現黑色以及深藍色。Hobby Japan 雖然單價稍高,在仍然使用塑膠底盤,車輪也無法順暢轉動的情況下,在漆面以及看不見的細節例如排氣管上色做得維肖維妙,Hobby Japan果然是1:64界的中流砥柱。

 

 

此 Toyota Century 二代的模型由 Tomytec TLV製造,雖然已有些年代,但漆面比想像中保存的更好,盒內細心附上安裝在前軸兩側的後視鏡,還原度十足。1/64雖然無法完整呈現 Century極盡職人匠心心血的內裝鋪陳,但透過氣派車格已可窺知一二。

 

 

引擎代號 1GZ-FE 發動機是二代 Century 一大重點,也是豐田難得量產化的 V12,是 Toyota 追求內燃機運轉品質的顛峰之作,也向世界展示 Toyota 身為全球最大車廠之一的工藝實力。


第一章:BMW 750LI/Alpina B7:轎車軀殼的駕駛者機器

 

    

SUV 在實用性上優於四門 Sedan 毋庸置疑,那駕駛感上呢? 以駕駛樂趣至上的BMW 造車哲學相信再跨越數個世代也不會改變。第七代7系爭議性的造型設計掩蓋他的駕駛魅力同時,先看看不久前推出的6.5代750LI Xdrive?

 

  

至集團收購 Rolls-Royce 後,BMW的7系與RR之間似乎傳承了更多豪華血緣。如果豪華是基本,7系比RR多出的是一貫熱血駕駛感,即便它是超過兩噸的 BMW,有點難以置信就是了。

 

同場加映1/64世界中罕見的 Alpina B7,以G11/ G12世代7-Series為基礎,由BMW的改裝名家Alpina 操刀,有著更個性化的內外詮釋,一併帶來引擎優化及更有張力的空力套件。

 

包含 Alpina 版本在內,MINI GT 製作的 7-Series 推出多款原廠配色,大型豪華房車首重氣派與質感的呈現,從模型的漆面可想像實車的顏色經過多麼複雜的工序,才能創造出如此大器的樣貌。經典雋永黑色不過時,寶馬經典金屬藍色則是運動與優雅的定義。



第二章:Bentley Flying Spur:英式GT的壯遊哲學

 

Flying Spur 之名源自1950年代,字面直譯"飛行馬刺"有些摸不著頭緒,但它的誕生背景是英國紳士壯遊,希望能以100英里時速進行整日巡航而來。

從名稱已經可以意會,Flying Spur是英式紳士縱遊歐亞內陸的最佳搭檔,賽車,製車歷史悠久的 Bentley 在內外的修為已經達到爐火純青,在內飾用料還是性能都面面俱到的 Flying Spur 依舊能夠滿足那些優雅熱血的駕駛者們,劃破一條又一條的山棱。

 

同樣是 MINI GT,Flying Spur 很早推出多款顏色,車身鍍鉻件很好的點綴銳利度高的模具,低調卻不簡單。

 


因為四門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與後座空間;車尾線條比 Continental GT 修長展現不一樣的美態;同樣為四門旗艦轎車的 Bentley Mulsanne 停產後(我超愛,哭),Flying Spur 就是 Bentley 最頂級的 4 door sedan。


終章:The future is now: Mercedes-Benz EQS 580 

 

電動車的發展改變人類對汽車的想像,各國車廠需要顛覆汽車行業,如 Tesla 等後起之秀已經進入前人未達的境界。那汽車的發明者:Mercedes-Benz 呢?以EVA純電專屬平台打造的 EQS就是他們對電動車浪潮的答案。


對 EQS 的第一印象就是「簡潔俐落」,圓弧形的車身線條造就汽車有史以來最低 0.20cd 的風阻係數,內裝 MBUX Hyperscreen 共53吋的螢幕是EQS的一大特色(Tesla帶起的設計語言,額…),惟1:64的物理限制對內裝的刻畫有限,難道「大螢幕」就是「未來車」的設計密碼?

 

性能面同樣出色的 EQS 續航里程來到770公里,筆者認為賓士是縱觀德系廠商中對電動車產業版圖最完整,目前最成熟的存在。



結:盛衰與否,四門轎車的尊榮永存?

無論喜歡與否,汽車產業在短短十年的時間內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吸引新客戶消費者購買四門轎車將愈來愈困難;要跟上電動化的腳步還是承襲傳統穩紮穩打,擴大優勢?讓我們拭目以待。